内容标题32

  • <tr id='YYQzn1'><strong id='YYQzn1'></strong><small id='YYQzn1'></small><button id='YYQzn1'></button><li id='YYQzn1'><noscript id='YYQzn1'><big id='YYQzn1'></big><dt id='YYQzn1'></dt></noscript></li></tr><ol id='YYQzn1'><option id='YYQzn1'><table id='YYQzn1'><blockquote id='YYQzn1'><tbody id='YYQzn1'></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YYQzn1'></u><kbd id='YYQzn1'><kbd id='YYQzn1'></kbd></kbd>

    <code id='YYQzn1'><strong id='YYQzn1'></strong></code>

    <fieldset id='YYQzn1'></fieldset>
          <span id='YYQzn1'></span>

              <ins id='YYQzn1'></ins>
              <acronym id='YYQzn1'><em id='YYQzn1'></em><td id='YYQzn1'><div id='YYQzn1'></div></td></acronym><address id='YYQzn1'><big id='YYQzn1'><big id='YYQzn1'></big><legend id='YYQzn1'></legend></big></address>

              <i id='YYQzn1'><div id='YYQzn1'><ins id='YYQzn1'></ins></div></i>
              <i id='YYQzn1'></i>
            1. <dl id='YYQzn1'></dl>
              1. <blockquote id='YYQzn1'><q id='YYQzn1'><noscript id='YYQzn1'></noscript><dt id='YYQzn1'></dt></q></blockquote><noframes id='YYQzn1'><i id='YYQzn1'></i>

                天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大学 > 新闻公告 >

                布正伟校友:重温聂兰生先生1986年写的一封长信

                2021-02-02 0 新闻公告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重温聂兰生先生1986年写的一封长信

                布正伟

                在沉痛悼念聂兰生教授的日子里,我从收藏的一叠文件中,找到了聂先生在1986年元月10日写给我写的一封长信。时间已经过去35年了,两页信纸没有变色,按原来折叠的样子,平平整整的。

                聂先生1986年元月10日来信信封原件扫描在重温这封信的内容时,往日一幕幕和聂先生亲切交往的情景浮现在脑海里,百感交集又不知该如何表达为好。我深感,这封信从一个独特视角反映了上个世纪80年代建筑教育的真实状况,于私于公,都是一份有历史№骨感的珍贵记录。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眼见为实地体会到,当时建筑界前辈名流大力辅助地方兴办高等建筑院校的热情和责任感是多么〓高涨,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聂兰生先生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又是多么风彩照人……

                聂先生1986年元月10日来信原件扫描

                聂先生1986年元月10日来信原文

                正伟同志:从大连回来(9日)后,看▲到你的来信和我们的合照,非常高兴,难得有机会相聚,更难得能在一道合影。这张照片是很有意义的,我将永◣远珍惜。你信中谈到不少有关你自己创作道路╳上的体会,我和张敕同志常说,你是我们毕业生中最活跃的一个,学校的老师也都说你“争气”。本来津大建筑系被视为二流建筑系↑,就是在公认的“四强”(清华、南工、同济、津大)中,我们也被排在最后一个,最近就更加落后了。通过广州会议,我深感到我的知识已经老化了,须要更新,须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但工作把我压的喘不过气来】,力不从心,再加上老年型的退化(智力退化),真感到前途茫茫!至于你的母校津大的其他老师是否∞感到了这一点,我不得而知。他们在想什么,我也不想过问。意识到落后是奋进的开始,而我的悲剧是无力奋进。我想还没意识到卐这一点的,当比我更可悲了。你信中提及我们系叫我做所老总,主持设计研究所,我是不敢肩负此任。如果办所主要是为赚钱的话,我当总会一亏到底的。我是坚决辞退,系里也只是用我的名字往上报吧?因为我在设计院混过几年,似乎有点↙生产经验等等。有一事和你相商,我这一年一直在大连兼课,我很想支持这个新办起来的建筑系。还是我在日本时,大连工学院的院长钱令希先生约我主持这个系,由于⌒家室之累,我不能只身调到那里,于是他们请南工的齐康作兼职系主任,请了两位兼职教师(长期性的)清华的汪坦先生和我。由于今年春天津大建筑系要请几位日本教授讲学,而这些人又都和我很√熟,故而我脱不开身。因而想到你,能否抽出点时间为他们上两周㊣ 课?内容是作几次专题性讲座和指导一个快速、或中速的设计。按齐康的意思,大工建筑系虽属新办,但起点要高,因而请到临时兼职的老师也是“名人”。中建史由刘敦桢的公子↓去教,近代史由南工的刘先觉担任,西建史请清华胡允敬,建筑物理请清华的车世光担任,建筑画请津大的章又新先生辅导的,我去辅导了两次设计,作了四个讲座。我这次︾向他们推荐了你,那里的师生已久仰你的大名,非常欢迎你去。临行时他们的副系主①任还一再托我,转达他们诚心邀你的意思,望你能应邀来☆连作短期讲学。他们二月底开学,六月底考试。在这中间,你抽出两周,如何?如果不是工作拖累,望你不要推辞。大工的老师是清一色老中央大学建筑系的毕业生,人都很正派,也很朴实。学生素质不错,就是新办的系没经验,教学效果不佳。学生Ψ渴望有校外的专家来校指导,也是正常的。那里学生很用功,也很谦虚,不浮躁,不像现在津大学生,毛病多学问少。等你的回信,祝新春快乐!

                聂兰生 元月10日

                聂兰生先生在信△中提到的广州会议,记得是1985年由中国建筑学会在广州矿泉客舍召开的学术座谈会,由戴念慈先生主▓持。作为中青年建筑师的代表,我在会上汇报了《建筑师的心理素质与创造力》的学习心得。聂先生在会上讲了建筑创新㊣ 与继承传统的相互∩关系,提到了我设计的由三低(低造价、低材料、低技术)改建成的北京“独一居”酒家。小小的这个建筑实例,在会上及时地得到了戴念慈老总的赞许,这使我感觉到,聂先生的提挈让初出茅庐的学子为母校争了光。

                在广州会议上聂先生提到的北京“独一居酒家”改建实例

                1985年布正伟参加☆广州会议提出的“建筑师创造力的构成与其心理素质的关联”分析图

                (布正伟绘制,原载《建筑学报》1986.2.)

                我受恩于聂先生的地方一言难尽。在已发出的唁文中,因篇幅所限,有一处未能细说。当我ζ完成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之后,我因为不满足受限于单纯的机场建筑设计领域,而想“换个地方去发展”的时候,恰ξ 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第一个是,在雕塑家包泡的大力举荐下,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院长召见了我,表达了可以委任我来该院创建环境艺术系,并成ω 立布正伟设计工作室的许诺。尽管需要我承接教学与设计的双重担子,可是大名鼎鼎的靳院长说了,可以给我放开运营的◥新政策。另一个是,经清华大学毕业的同仁介绍,响应建设部关于设计体制改革的号召,调※建设部直属中房集团组建综合甲级建筑设计事务所,并任总建筑师——这件事,由叶如棠部长亲自过问和审批。当聂先生还有《新建筑》主编陶德坚先生知道这些情况后,都急切地提醒我,千万不要改变立足建筑设计第一线的方向。聂先生特别强调,说我已经有独立主持设计的创作舞台了,一定要珍惜,绝不能放弃,要在设计实践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我当时的心情是左顾右盼很矛盾的,后来还真是在聂、陶两位恩师肺腑之言的及时劝导下,才明确了大方向奔往建设部的领地来了。 回想到这里,我给邹德侬」挚友发微信悼念聂先生时感叹到:“在我终归进入建设部系统、组建原建设部直属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后,真没想到,自己竟一直不停地动手设计,干到了▅退休后的第18个年头……”正如我意识到的那样,如果我没有听聂、陶两位尊师的话,就不可能在这个漫长的建筑设计实践的▆道路上,持续进行《自在生成论△》知行统一的“双向”探索,也就不可能赢得邹德侬先生为我的建筑人生作出《立建筑,也立言》这六个①金字的评价了。

                1994年10月与邹德侬教授前往大工讲学,做《自在生成论》报告

                聂先生在来信中,推荐我去大工作两周短期讲学和主持一个快速设计,因正逢主持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总体规划与建筑设ζ 计,未能实现先生愿望。一直到1994年10月与邹德侬教授前往大工讲学,做《自在生成论》报告,才算弥补了心中的一大缺憾。

                1995年在威海与聂兰№生、罗小未、彭一刚三位尊师合影

                我转到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任总建筑师以后,应各地邀请做设计评审或设计评标活动的机会多○了起来,而每当碰巧和聂先生一起赴会共同参与时,心里总是说不◆出的愉快,一來我可以当着老师的面,说出自已对评审图纸的看法和建议,二来还可以观摩、学习老师在评审过程中的得体言行,提高自己在设计领︾域为人处事的必要修养。1995年在威海召开的甲午海战纪念馆暨纪念性建筑学术研讨会上,我又聆听到了聂先生娓娓道来的谦和而中肯的评述讲话。

                2012年7月聂兰生¤先生赠送我的文集,其中搜集了近47万字的论文、评论、随笔和访谈,丰富的内容和平实的文风,正是她¤质朴灿烂人生的写照。

                随着聂先生久病体质的趋弱,学子越来越不忍打搅她了,2017年10月携老伴回母校参加建院80周年学子作《书-展-课》三联汇报活动时,竟连电话都没敢拨给聂先生,仅托老师把发布的新书《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转送给她了。

                在聂先生治病期间,有一次学子幸运与彭老一起去◥看望她,这一次会面真是太难得、太难忘了!

                我心中的万分惆怅和遗憾,是再也不能如愿地去报答聂╲先生的恩德,甚至不能再亲声问候一次她老人家了!我唯一能做到的并可得以欣慰的是,把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写的这封长信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她对建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五湖四海学子们的深情厚爱吧! 最后,我最想说的还是那一句话:这封信于公于私,都是一份有历史骨感的珍贵记录……

                2021.2.1.于北京〖山水文园

                (编辑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布正伟校友:重温聂兰生先生1986年写的一封长信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