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14

  • <tr id='Ph32xf'><strong id='Ph32xf'></strong><small id='Ph32xf'></small><button id='Ph32xf'></button><li id='Ph32xf'><noscript id='Ph32xf'><big id='Ph32xf'></big><dt id='Ph32xf'></dt></noscript></li></tr><ol id='Ph32xf'><option id='Ph32xf'><table id='Ph32xf'><blockquote id='Ph32xf'><tbody id='Ph32xf'></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Ph32xf'></u><kbd id='Ph32xf'><kbd id='Ph32xf'></kbd></kbd>

    <code id='Ph32xf'><strong id='Ph32xf'></strong></code>

    <fieldset id='Ph32xf'></fieldset>
          <span id='Ph32xf'></span>

              <ins id='Ph32xf'></ins>
              <acronym id='Ph32xf'><em id='Ph32xf'></em><td id='Ph32xf'><div id='Ph32xf'></div></td></acronym><address id='Ph32xf'><big id='Ph32xf'><big id='Ph32xf'></big><legend id='Ph32xf'></legend></big></address>

              <i id='Ph32xf'><div id='Ph32xf'><ins id='Ph32xf'></ins></div></i>
              <i id='Ph32xf'></i>
            1. <dl id='Ph32xf'></dl>
              1. <blockquote id='Ph32xf'><q id='Ph32xf'><noscript id='Ph32xf'></noscript><dt id='Ph32xf'></dt></q></blockquote><noframes id='Ph32xf'><i id='Ph32xf'></i>

                天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大学 > 新闻公告 >

                中国环境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例点评

                2020-05-16 0 新闻公告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中国环境报》 (2020年5月15日 08版)


                点评人:孙佑海 天津大学

                天津某企业非法倾倒废切削液案

                探索两种损害责任承担方式

                ■ 案情简介

                2017 年9 月20 日,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原经开区环保局)对区内某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其厂区内西北侧草地上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油渍地面。随后,原经开区环保◎局会同公安机关共同调查取证,确认了该企业向厂区内草地倾倒废切削液和废矿物油的事实,依法对该企业进行查处,并同时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经鉴定评估,超过用地风险筛选值需开展修复的土壤∩面积约240 平方米,体积约360 立方米,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数额共计114.7 万元。

                ■ 磋商结果

                2019 年7 月11 日,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原经开区环保局与赔偿义务人涉案企业进行磋商,并达成赔偿协议。双方约定采用氧化技术进行原地异◤位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由赔偿义务人承担,包括鉴定评估报告明确的生态环境损害数额、本案相应支出的鉴定评估费、恢复效果评估费等费用。为确保协议顺利履行,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共同向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依据赔偿◣协议,涉案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需要开展修复的土壤进行修复,并将受污染影响但未超过用地风险筛选值的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失47.5 万元缴纳至滨海新区ㄨ财政非税收入专用账户。目前,土壤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修复效↘果评估。

                ■ 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主要有:一是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协同合作,密切联动、健全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顺利开展。二是证〇据固定及时,为后续鉴定评估和磋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案件办理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其提高认识,促成磋商成功。四是赔偿协议申请司法确认,为促使企业尽快履行协议、完成环境修复提供保障。

                本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办理操作流程,进行了实践,并探索了需要修复和不需要修复两种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

                一方面,修复费用、评估费用由赔偿义务人自愿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支付。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规定,生态环境损害可以修复的,由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修复。

                另一方面,将不需要开展修复的土壤和地ξ 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造成的损失直接给付赔偿权利人。本案既修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又赔偿了不需要开展修复但造成损害的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失,是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应赔尽赔”要求的典型案例。

                江苏某企业电镀废水渗漏案

                建立处置赔偿案件会商制度

                ■ 案情简介

                2018 年5 月23 日,原苏州↘高新区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原高新区环保局)接到对江苏某电子有限公司涉嫌偷排废水的投诉后,联合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查实该企业电镀废水渗漏经土壤流入河道造成生态环境损害,采样监测渗漏废水pH 值为1.98-3.41、化学需氧量(COD)为322-379 毫克/升、总铜为119-183 毫克/升,超出排放标准。原高新区环保局对该企业进行立案处罚,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经鉴定评估,此次事件违规排放废水118 吨,受到污染的土壤总面积约为3400 平方米,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数额为622.7 万元。

                ■ 磋商结果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赔偿义务人江苏某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了多轮磋商,于2019 年7 月18 日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根据赔偿协议,赔偿义务人应支付应急检测、污染清除、鉴定评估等费用195.9 万元,地表水环境损害恢复费用103.8 万元,并对受损的〒土壤进行修复。赔偿义务人缴纳了赔偿金,委托第三方机构将受污染土壤清挖外运,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并客土回填,将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目前,土壤、地下水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地表水环境损害赔偿金由区财政统一调配用于苏州高新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 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主要有:一是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调查,鉴定评估依规开展,为后期赔偿磋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赔偿协议经法院司法确认,保证︽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执行力。三是按赔偿协议要求,组织涉案企业开展土壤、地下水修复,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起到了“处置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宣传教育作用。

                本案的最大特点,是苏州市高新区建立了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处置的会商制度。

                本案初期,在环境保护部门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之后,及时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接到环境保护部门移送的材料之后,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始侦查取证,全程参与现场笔录、问询笔录的制作,为案件办理和证据的有效收集提供了合法保证。之后,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公安、检察、安监等有关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协调,建立并规范了生态环境损害违法案件的联合查办机制和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处置的会商制度,确保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依法精准办理。

                实践证明,为了更加精准地办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仅仅依靠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生态环境部门只有与有关部门精诚合作,善于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合办案的会商制度,才能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切实办理好,并在资金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司法确认等方面将责任具体落实。

                中国环境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05/15/content_94089.htm?from=groupmessage

                (编辑 焦徳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中国环境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例点评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