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7

  • <tr id='OHXjEg'><strong id='OHXjEg'></strong><small id='OHXjEg'></small><button id='OHXjEg'></button><li id='OHXjEg'><noscript id='OHXjEg'><big id='OHXjEg'></big><dt id='OHXjEg'></dt></noscript></li></tr><ol id='OHXjEg'><option id='OHXjEg'><table id='OHXjEg'><blockquote id='OHXjEg'><tbody id='OHXjEg'></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OHXjEg'></u><kbd id='OHXjEg'><kbd id='OHXjEg'></kbd></kbd>

    <code id='OHXjEg'><strong id='OHXjEg'></strong></code>

    <fieldset id='OHXjEg'></fieldset>
          <span id='OHXjEg'></span>

              <ins id='OHXjEg'></ins>
              <acronym id='OHXjEg'><em id='OHXjEg'></em><td id='OHXjEg'><div id='OHXjEg'></div></td></acronym><address id='OHXjEg'><big id='OHXjEg'><big id='OHXjEg'></big><legend id='OHXjEg'></legend></big></address>

              <i id='OHXjEg'><div id='OHXjEg'><ins id='OHXjEg'></ins></div></i>
              <i id='OHXjEg'></i>
            1. <dl id='OHXjEg'></dl>
              1. <blockquote id='OHXjEg'><q id='OHXjEg'><noscript id='OHXjEg'></noscript><dt id='OHXjEg'></dt></q></blockquote><noframes id='OHXjEg'><i id='OHXjEg'></i>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放眼国际前沿:记“三好三有”无“限”电波团队

                2017-01-13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放眼国际前沿 落脚国家需求

                ——记“三好三有”无“限”电波团队

                ■学生记者 赵佳

                周末上午9点,记者来到西电北校区的西大楼的实验室,座无虚位,大家埋头认真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就是这样一支勤奋而又充满干劲的团队,在复杂环境电波传播与电磁散射方面不断做出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同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活力,荣获了西电首届“三好三有”荣誉称号。

                【团队故事】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向国际前沿看齐

                “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出了校门就是国门。”这是郭立新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实验室的自省名言。这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情怀。

                该团队成立于1999年,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2名,副教授5人,讲师5人,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38人。团队目前已形成了复杂环境及目标电磁散射、随机介质中的电波传播、天线与电磁新材料设计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小组。他们与包括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航天207所、504所、014中心、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法国鲁昂大学等多个高校和研究单位及西安高新区软件园、华为公司等开展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

                在郭立新和团队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共培养了168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其中18人已获博士学位,89人已获硕士学位,指导物理学博士后17名,已出站5名。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38人。有3名博士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名博士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人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资助,4名博士生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获校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3名学生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等奖,4名研究生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4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一等奖学金,3名博士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在读硕士生中共有4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18名同学获得校一等奖学金。

                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依然选择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中代表性的包括:现为延安大学物电学院院长任新成博士,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运华博士,现为西安工程大学教授马保科博士等。

                团队于2014年成功获批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并成为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雷达目标与环境特性部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IEEE Trans. AP, IEEETrans. GRS, Optics Express等刊物发表论文29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40余篇。

                【导师说】

                走出校门就是国门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郭立新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第三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和首届“陕西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师德楷模和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现为陕西省无线电物理重点学科带头人,部级无线电物理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陕西省教学名师。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研究方向的兴趣。“以爱育爱、用心筑梦、知行合一”是郭立新从教20余年一直在诠释的职业魅力和传递的正能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整个团队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培养模式。团队中很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从本科时期就已展开,为后续研究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郭立新共指导了3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多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些学生中有超过半数保研到郭立新教授所在的课题组继续从事研究生学习。每年研究生入学,郭立新教授会及时组织新入学的研究生召开会议,介绍团队要求以及实验室、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和数据库。

                走出去与国际接轨,郭立新还鼓励团队每位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会议,要求读博同学在读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次在国外召开的本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学生从投稿到办理出国手续到准备会议报告都要亲力亲为,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截至目前,郭立新教授已带领十余位博士、硕士生参加了在国外举办的多次国际会议。

                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作风。“自己每天能保证起码的12小时工作吗?”郭立新以这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多年来,郭老师几乎没有一次是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几乎每天都是中午12:30以后才到食堂吃饭,下午7:30回家吃饭,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实验室。从外地出差回校他的第一站经常是实验室。面对经常满眼血丝的郭老师,他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对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您太忙了,一定注意休息啊”。

                郭老师办公室的门随时为学生打开,只要学生有问题,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为其进行解答。“我欢迎学生来问问题的,而且我要求大家走出校门,多增长一些见识。我经常带着他们去研究所让他们去参观一些实验,参观一些别人做的工作。学生虽然看了一些学术期刊,但还是有必要多交流。”郭立新如是说。

                另外,研究生培养离不开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在青年教师团队建设中,郭立新时常对青年教师讲要耐得住寂寞,他经常要求青年教师做科研工作立足点一定要高,一定要向国际上最顶尖的那个方向的研究人员或小组看齐。在他的带领下,如今11名年轻教师已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并成功申请到各类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7项。整个团队目标一致,同心协力,钟情培养,关爱学生,坚持科研,长期践行诠释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

                为国家解决问题,做出贡献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几十年如一日,郭立新兢兢业业,收获满天下的桃李。对于学生,他这样讲:“我的很多学生都非常优秀,我希望继续用我的培养方式来帮助他们进步,他们所获得的成果,也是对我的培养方式的肯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同学说】

                暖暖师生情拳拳报国心

                博士生关晓伟大二就通过大学生国创项目认识了郭立新老师。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自己大三来到老校区实验室,郭老师把学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耐心帮助他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想到还是暖暖的。

                “人的一生,有很多转折,每个转折都会改变成长的历程。认识郭老师并进入这个科研团队,是我命运转变的起始点,也向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这个团队里,我不仅学到了科研必备的技能,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郭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师兄师姐的关心照顾,也让我很快成长起来。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在这样的团队里生活、学习,也相信大家的坚持和努力,一定会让这个团队更强大。”博士生关晓伟如是说。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王亚姣这样说道:“2015年9月,我很荣幸能够成为郭立新老师科研团队的一员。初次进入这个优秀的团队,内心既激动又有丝丝压力。但是,师兄师姐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心的帮助,以及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课本和学习笔记等等,让我感受到实验室浓郁的传承氛围,也给了我们新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与信心。老师们以身作则,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严格的作息时间,是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榜样。“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出了校门就是国门”郭老师的教导为我们开拓了眼界,让我们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意义深远的,要时刻关注世界前沿动态,努力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价值的科研工作。”

                直博即将毕业的孟肖在谈到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收获时,这样说道:“虽然毕业了,但是我□认为这是科研的开始。自己一路走来,收获很多,无论参加国外的国际会议,还是自己撰写科研论文。在科研方面自己有两点感受:一是多看文献,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二是坚持,即便是很简单的东西,当你坚持下去,就会做出优秀的成果。”

                “我挺喜欢我们的组会□ 制,大家思想得以碰撞。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与预测结果不符的程序问题得以解决。自己寻求很多人帮助查找程序问题,都是无疾而终,然而就是在组会讨论中,一位研究方向并不同的同学的一句话启发了我,让我解决了问题。思想的交流可以产生很多学术的火花,真正地让思维打开,让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方法。”博士生赵华在谈到团队培养方式上,这样说道。

                刘忠玉作为团队的青年教师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博士就是在西电读的,后面就留校了,之所以选择留在西电,一方面是在郭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另一方面我很喜欢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可以一直做科研,我感觉很幸福。”

                就是这样一个大团队,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科研去阐释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热爱,用自己的关怀去书写属于团队的那份温暖,用自己的执着去演绎着自己人生的精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放眼国际前沿:记“三好三有”无“限”电波团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