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5

  • <tr id='8DTlc9'><strong id='8DTlc9'></strong><small id='8DTlc9'></small><button id='8DTlc9'></button><li id='8DTlc9'><noscript id='8DTlc9'><big id='8DTlc9'></big><dt id='8DTlc9'></dt></noscript></li></tr><ol id='8DTlc9'><option id='8DTlc9'><table id='8DTlc9'><blockquote id='8DTlc9'><tbody id='8DTlc9'></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8DTlc9'></u><kbd id='8DTlc9'><kbd id='8DTlc9'></kbd></kbd>

    <code id='8DTlc9'><strong id='8DTlc9'></strong></code>

    <fieldset id='8DTlc9'></fieldset>
          <span id='8DTlc9'></span>

              <ins id='8DTlc9'></ins>
              <acronym id='8DTlc9'><em id='8DTlc9'></em><td id='8DTlc9'><div id='8DTlc9'></div></td></acronym><address id='8DTlc9'><big id='8DTlc9'><big id='8DTlc9'></big><legend id='8DTlc9'></legend></big></address>

              <i id='8DTlc9'><div id='8DTlc9'><ins id='8DTlc9'></ins></div></i>
              <i id='8DTlc9'></i>
            1. <dl id='8DTlc9'></dl>
              1. <blockquote id='8DTlc9'><q id='8DTlc9'><noscript id='8DTlc9'></noscript><dt id='8DTlc9'></dt></q></blockquote><noframes id='8DTlc9'><i id='8DTlc9'></i>

                武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大学 > 新闻公告 >

                肖湘衡江洪团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获突破

                2019-07-08 0 新闻公告 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讯(通讯员张一飞)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近日发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湘衡教授与人民医院江洪、余锂镭教授合作成果。该成果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题为“Precise Modulation of Gold Nanorod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via Near-Infrared Neuromodulation”(《基于精确调制的金纳米棒的近红外神经干预技术用于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叶天宇和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赖∞燕秋、硕士研究生王振〓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策略。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有1500人因此离世,抢救成功率极低。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因此安全、有效的交感神经干预策略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NRs)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热效应纳米材料,而温度的改变与神经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AuNRs的光热效应》具备调节神经活性的潜力。基于此,研究团队首次将近红外∏照射下金纳米棒的光热效应应用于调控心脏功能的左侧星状神经节(LSG),通过在大型犬类动物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探究了AuNRs光热效应对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uNRs的体内光热效应可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后过度激活的LSG功能与神♂经活性,同时还可有效抑√制VAs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临床上传统的神经节切除术,该调控方式并未破坏LSG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可逆性调控,在调控交感神经的同时保留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更具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合近红外光在生物体内吸收少、穿透能力强的特点,以及AuNRs自身低毒性、高稳定性、表面易修饰性等有点,将纳米材料应用到心脏交感神经的调控中,实现了材料科学与医学的紧密结合,是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的重要体现。此外,已有动物研究显示,近红外光可实现生物体内的无创远程调控。基于此,这一神经干预手段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创、低毒副作用的调控治疗策略,具有较强的潜在临床转化价值。

                未来两个团队将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合作深化研究,在医工交叉的助力下,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新策略,将新材料、新技术用于研◢发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诊疗设备中来,通过临床转化最终服务广大心血管患者,实现珞珈“智”造,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该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ζ基金以及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902128

                (编辑:陈丽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肖湘衡江洪团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获突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