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26

  • <tr id='X05fqe'><strong id='X05fqe'></strong><small id='X05fqe'></small><button id='X05fqe'></button><li id='X05fqe'><noscript id='X05fqe'><big id='X05fqe'></big><dt id='X05fqe'></dt></noscript></li></tr><ol id='X05fqe'><option id='X05fqe'><table id='X05fqe'><blockquote id='X05fqe'><tbody id='X05fqe'></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X05fqe'></u><kbd id='X05fqe'><kbd id='X05fqe'></kbd></kbd>

    <code id='X05fqe'><strong id='X05fqe'></strong></code>

    <fieldset id='X05fqe'></fieldset>
          <span id='X05fqe'></span>

              <ins id='X05fqe'></ins>
              <acronym id='X05fqe'><em id='X05fqe'></em><td id='X05fqe'><div id='X05fqe'></div></td></acronym><address id='X05fqe'><big id='X05fqe'><big id='X05fqe'></big><legend id='X05fqe'></legend></big></address>

              <i id='X05fqe'><div id='X05fqe'><ins id='X05fqe'></ins></div></i>
              <i id='X05fqe'></i>
            1. <dl id='X05fqe'></dl>
              1. <blockquote id='X05fqe'><q id='X05fqe'><noscript id='X05fqe'></noscript><dt id='X05fqe'></dt></q></blockquote><noframes id='X05fqe'><i id='X05fqe'></i>

                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主题社会实践分享会:从丽娃河畔到祖国边疆 用实践征途告白祖国

                2019-10-02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成果,9月29日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华东师大主题社会实践青春卐分享会在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举行。华东师大学子分享了他们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使命担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一起唱响《我爱你中国》,用青春奋斗和实践行动向祖国告白。

                从丽娃河畔到祖国边疆,华东师大学子用◇实践征途告白祖国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主题社会实践青春分享会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对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要有大格局,自觉地围绕国家战略、上海市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实践;要做奋斗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参与重点地域和重点行业的建设;要做领军者,发挥自身所长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打造品牌和特色。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致辞

                  今年暑期,华东师大共有330支队伍,2300多名学生奔赴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与此同时,130多名学生积极参加▅上海市11个区“大学生暑期挂职”活动。各团队深入基层,实地走访,通过图片、视频、歌曲和情景短剧等丰富形式呈现项目成果,激发青年爱国之心和责任意识。 


                全场合唱《我爱你中国》

                扎根基层为人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青年一代的信念与理想,华东师大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祖国扶贫攻坚第一线,用智慧与奉献书写时代的榜样。

                  光华书院31名党员发起的实践团队以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聚焦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模范青年以ζ 及新中国从贫穷到富有、从弱小到昌盛的历史见证者,调研全国各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走访了16个省的33个地区,形成70篇独立的人物访谈,共计147485字,编撰成《70年,70人,共筑脱贫攻坚魂——走近脱贫攻坚第一线访谈录》。另一支队伍聚焦于3个贫困程度不一的地区——已经实现脱贫的河南栾川、正处于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黄平以及即将脱贫摘帽的云南施甸,走访了21个村,形成的访谈座谈记录达到132557字,形成一篇关于贫困地区脱贫工作共性问题及对策探究的论文,调研成果得到了当地的高度认可,实践也受到17家媒体的支持与报道。

                林祉恒同学讲述脱贫攻坚实践调研

                王书琴同学讲述脱贫攻坚实践调研

                  大夏书院的学生实践团来到山东省冠县孔李庄走村串户,到田间下企业,调研乡村扶贫实况,并就乡村发展的文化添力进行考察,寻求乡村发展的解决方案。分享会的现场,山东省冠县孔李庄党支部书记王道详给“00后”讲起了共和国的故事,讲述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真实故事,并勉励青年一代要“千好公为先,小我融大我,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风雨”,在日常行动中,在人生选择时,都能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到共和国发展的进程中去;要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人生的旅途中树立正确目标,把握精准航向,才能驶向理想彼岸。

                王子实同学讲述振兴乡村实践项目

                王道祥书记讲述他的奋斗历程 

                赤子之心织锦绣,用所学反哺家乡

                  伴随着阿卡贝拉《稻香》的美妙歌声,“同心 同语 同行”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夏令营的志愿者们展示了他们的支教项目。从2015年起,教育学部本科生古丽米热·阿尔肯在家乡新疆哈密马场村开办了爱心国家通用语言补习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从此♂便持续开展多年。在儿童语言教育专家周兢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开发出10门核心课程,编纂多本文本材料,提升学生语言阅读和听说能力。同时还建立了“云课堂”,实现远程教学。今年的20名志愿者分赴新疆喀什和新疆哈密两所乡村小学,为200余名儿童带去精彩的夏令营。夏令营为促进民族团结、“五个认同”打下坚实基础,也受到的央视的长时间报道。

                志愿者们演唱阿卡贝拉《稻香》

                  华东师大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同学们则是回到西藏日喀则,为家乡小朋友带去新颖的课程,这也是他们“雪域高原铸师魂”项目开展的第九个年头。项目负责人旦朗在分享中讲到:“我们有幸听到小朋友们能够用藏语流利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给孩子们讲解了五星红旗的寓意,让孩子们明白我们如今无忧无虑的生活,充满和平和爱,能够安心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身后伟大的祖国,我们必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真诚和智慧行动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分享会现场,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愉快的歌舞表演。

                岗拉梅朵藏文化社歌舞表演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音悦之声”实践团队连续三年关注来沪随迁子女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改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结合音乐教学和传统心理课程,陪伴和帮助流动儿童能够长成一朵朵美丽的太阳花。

                张哲玮同学分享“音悦之声”项目

                “音悦之声”团队合唱《奉献》 

                不忘初心铭历史,用青年之声传递爱①国之音

                  上海是中国革命的启航地之一,如何结合自身专业把上海的红色历史故事讲好,一直以来都是我校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吴婷同学讲述红色新旅实践项目

                  大夏书院“红色新旅”实践团队根据景点间的历史脉络,设计了涵盖13个红色景点的4条主题路◣线,撰写讲解词共计3万余字,其中一段讲解视频还在网上获得了超过1万+播放量和1千+点赞量。在线下,实践团队自制了各景点的文创产品,增强了可观性、互动性和参与度,为传播历史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段丽蓉同学分享历史课堂实践项目

                  孟宪承书院学生团队结合自身教师实践经验,以历史事件为主线,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等讯息,设计出《百年中国看上海:家国情怀培育视角下的中学历史课堂实践化探索》实践性历史课程,为“德育融入课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让课堂不仅是教书的媒介,同样落实为育人的载体。

                学生饰演李大钊发表演讲《庶民的胜利》

                学生饰演陈独秀为“德赛二先生”辩护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前往青海省格尔▓木市开展新思想宣讲活动。他们开展了农业基地脱贫考察、走访长江源村村民、考察原始地质地貌、义务支教社区儿童等活动,又将专业所学与舞台表演完美融合,为盐湖工业区的工人们带来了新颖的情景党课,深受好评。分享会的现场,同学们带来了情景党课《不忘初心》,这段历史剧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上个世纪黑夜如磐的岁月:穿着长衫、蓄着须的李大钊正在激情演讲“庶民的胜利”,文质彬彬的陈望道一边琢磨《共产党宣言》的译法,一边出神地把棕子蘸向墨汁,还吃得香甜……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为最佳项目颁奖

                校长助理、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斯阳和学工党委书记、学工部部长余佳为优秀项目颁奖

                教务处副处长徐世猛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后勤保障部副部长江铁锋、校团委书记俞虹为优秀个人颁奖

                  分享会上对今年主题社会实践中的优秀个人和项目进行了表彰。共有44名学生荣获“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2名教师荣获“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0个项目获评“最佳项目”,19个项目获评“优秀项目”。

                四名青年结合自身经历向祖国告白

                华东师大学子用实践征途告白祖国

                  分享会的最后,四名青年结合自身经历向祖国告白。精密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泽江博士致力于为国家的光学事业和航天事业潜心钻研,软件学院毛侠博士牢记“科技兴邦”的初心,将在科研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扎实向前;孟宪承书院段丽蓉立志成为中学教师,奉献基础教育;中文系刘晓梅◣从部队归来,将坚守忠诚和勇敢,以奋进之声,传爱国之音。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场一起告白:“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我爱你,中国!”,并一起唱响《我爱你中国》。


                图文、来源|团委  编辑|张晶晶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主题社会实践分享会:从丽娃河畔到祖国边疆 用实践征途告白祖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