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6

  • <tr id='aAU7Q5'><strong id='aAU7Q5'></strong><small id='aAU7Q5'></small><button id='aAU7Q5'></button><li id='aAU7Q5'><noscript id='aAU7Q5'><big id='aAU7Q5'></big><dt id='aAU7Q5'></dt></noscript></li></tr><ol id='aAU7Q5'><option id='aAU7Q5'><table id='aAU7Q5'><blockquote id='aAU7Q5'><tbody id='aAU7Q5'></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aAU7Q5'></u><kbd id='aAU7Q5'><kbd id='aAU7Q5'></kbd></kbd>

    <code id='aAU7Q5'><strong id='aAU7Q5'></strong></code>

    <fieldset id='aAU7Q5'></fieldset>
          <span id='aAU7Q5'></span>

              <ins id='aAU7Q5'></ins>
              <acronym id='aAU7Q5'><em id='aAU7Q5'></em><td id='aAU7Q5'><div id='aAU7Q5'></div></td></acronym><address id='aAU7Q5'><big id='aAU7Q5'><big id='aAU7Q5'></big><legend id='aAU7Q5'></legend></big></address>

              <i id='aAU7Q5'><div id='aAU7Q5'><ins id='aAU7Q5'></ins></div></i>
              <i id='aAU7Q5'></i>
            1. <dl id='aAU7Q5'></dl>
              1. <blockquote id='aAU7Q5'><q id='aAU7Q5'><noscript id='aAU7Q5'></noscript><dt id='aAU7Q5'></dt></q></blockquote><noframes id='aAU7Q5'><i id='aAU7Q5'></i>

                华中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信息学院抗击疫情“群像”

                2020-04-02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新闻网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詹慧光 吕靖怡)从寒冬到春天,从武汉到全国,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面临一场考验,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尽心尽力。在信息学院,同样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师生,他们或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或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或为疫情■防控不惜倾囊,他们虽不是医护人员,却也在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信息力量。

                “封城”中的“破壁者”:用“逆行”奉献践行校训精神

                3月18日15时55分,“我在接送医生”,18时18分,“在配送爱心肉”,疫情期间,信息学院党员李博老师的时间表就这样被一项项志愿服务工作填满,可对他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却是“满足”。

                作为尤李社区下属小区志愿者负责人之一,李博主要负责组织小区1000多户人的团购事宜。“我们有一支3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已经组织了5次针对小区的10元爱心肉10元爱心菜团购,累计3000多份物资,全部都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尽管每次配送完毕都到夜深了,但想到能够减少居民3000多次外出取货的风险,我们感觉很值得◥。”

                除了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李博还注册成为了一名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最开始,一个口罩,一副泳镜,一个塑料袋就是他的全部装备,而彼时,疫情的迅猛之早已让许多人连出门都心生怯意,可李博却从未退缩过。冬去春来,他已经记不清往返了多少趟医院,接送了多少医护人员。他说:“看到医护人员每天在一线奋战,很希望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一线医护工作中。”

                李博注册成为了一名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  (供图 信息学院)

                什么是最好的青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信息学院95后党员学子毅然出列,给出了响亮的答案。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亮明身份,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投身到当地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

                “太忙了。”这是计科1803班学生党员邢广杰来到社区办公室第一时间的直观感受。邢广杰刚到就被安排了□工作,他要帮忙采购千余居民的食材,解决居民们“吃饭难”的问题。“早上开始统计每家每户要买的食材,中午前往超市采购回来,下午清点分发。每一个环节都有繁杂的工作量,这就是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们的日常。”作为志∮愿者,刑广杰要面对的一方面是居民大量的压力和期许,另一方面又是对武汉乃至全国沉甸甸的责任,他就像一只陀螺,忙碌于安抚情绪,冷却急躁,但也在围城中传◣递着理解的星火。

                研究生何寿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供图 信息学院)

                研究生党员何寿鹏也和刑广杰一样,成为了武汉市一●名抗疫志愿者。阻断乡路,防止人员流动是他的工作,“这项工作基本上出动了所有的村委干部以及志愿者”,明确分工,分头行动,不同分队到★不同路口,就地取材,在每╳一个通行路口上,用塑料油布与小木条,拉起一道道“防护墙”,他说,“每天我的微信步数都最多,2万多步,出一身汗,虽然很累,但心里却很充实。”

                云端的“坚守者”:精心上好每一堂◤网课

                早上起床后,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姚雅鹃老师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消灭“99+”,解答同学们的疑问。8个小时的时差和无法回国为她的教学带来了时间、空间上的困难,尽管如此,她努力克服,力争为生工和林学的同学们讲好每一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线上三分钟,线下十年功”,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姚雅鹃因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每节课▽准备三个PPT,一是发给同学们预习,二是课程PPT,还有一个是为了配合线上直播软件调整过后↘的PPT”,直播软件无法播放动画效果的弊端使得数组讲解部分不够生动,她便把动画拆分,加上自己手动画图的方式力求课程的清晰流畅。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课一般安排在国内的下午,但是那个时候在美国却已是半夜了,为了动态了解学生实操中的问题,姚雅娟总是定几个闹钟爬起来查看情况,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姚雅鹃说:“上课6周来,同学◥们的学习的热情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能够以更饱满的状态讲好这门课”。

                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无法通过学生面部表情获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又担心有些同学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答而影响学习效果,姚雅鹃便通知学习委员每周汇总大家的问题后统一上报,再集中为同学们讲解。她说:“特殊时期,老师们也需要多设身处地为学生们考虑。”

                身在江西瑞金农村老家的杨庆勇老师通过慕课、直播课、答疑串讲◥课“三课合一”的形式架起了“空中课堂”。网※络问题却让他犯了难,农村网络条件不好,联系了几次宽带公司,都因为疫情不肯上门安装,杨庆勇只好办了几个流量包,又跑到网络较好的阳台上授课,网速比较快的晚上也成↘了他的固定直播时间。江西春季暴雨天气多,农村经常停电,杨庆勇只得手机、电脑、pad多台设备严阵以待,随时切换,保证课程顺利进行。

                杨庆勇老师在网络授课中(供图 信息学院)

                由于◣云端授课,课程计划和授课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庆勇决定通过强化问题导向、辅以资料引导、定期检查测验、在线答疑解惑四个步骤有效提升学生利用慕课、知乎、简书等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遗传∑基因组学》讲究与时俱进,因此我在第一节课就下了很大功夫”,结合课程特点和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杨老师用“为什么要对新冠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测序对我们的防疫工作和药物研发有什么帮助?”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加强思考。《统计∞模拟与R语言》对实践要求较高㊣ ,同学们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杨庆勇和助教便会在课程群里答疑,也会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指导代码修改。“经常会有人来旁听课程”,他说,“让每位同学有所收获就是课程最大的成效”。

                此外,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他会通过周例会、周计划、周总结三管齐下的形式密切关注实际进展,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语音、视频指导,以保证他们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推进。

                学生成长“守护者”:思想政治工作“不掉线”

                疫情之下,有人守护城市,有人守卫○社区,也有人守卫校园。辅导员潘锐就是“华农守护者”中的一员,劝返居民、提醒佩戴口罩、禁止聚集、帮助退休教师代购等,潘锐忙得不︽亦乐乎。做完这些,他又投入到摸排统计、心理辅导、宣传防控、就业指导等工作中。

                 

                辅导员潘锐在搜集就业信息 (供图 信息学院)

                每天中午12点,辅导员宗明绪都会一次次梳理学生报送的动态信息,询问体温,“知道你们安好,我就放心了”。“成都¤发生了地震,你和家里人都还平安吧?”辅导员詹慧光第一时间关注四川学生情况,“我们一家都好,詹姐姐也要注意防护啊”,暖心的回应更让辅导员们有了坚守初心、坚强面对的勇气和信念。“这学期的成绩不理想,我们共同和父母沟通下,对过去是反思,也对未来做好规划”,辅导员田昌聪注重与学业困难学生的家校联╲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开展“一对一”谈话,重点梳理学生心理、健康、学业状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Ψ 工作,已成为疫情期间辅导员们的日常。战“疫”还在继续,而他们,也将源源不断的将温暖和力量传递到每一位学子心中。

                审核:刘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信息学院抗击疫情“群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