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8

  • <tr id='vsG8Q3'><strong id='vsG8Q3'></strong><small id='vsG8Q3'></small><button id='vsG8Q3'></button><li id='vsG8Q3'><noscript id='vsG8Q3'><big id='vsG8Q3'></big><dt id='vsG8Q3'></dt></noscript></li></tr><ol id='vsG8Q3'><option id='vsG8Q3'><table id='vsG8Q3'><blockquote id='vsG8Q3'><tbody id='vsG8Q3'></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vsG8Q3'></u><kbd id='vsG8Q3'><kbd id='vsG8Q3'></kbd></kbd>

    <code id='vsG8Q3'><strong id='vsG8Q3'></strong></code>

    <fieldset id='vsG8Q3'></fieldset>
          <span id='vsG8Q3'></span>

              <ins id='vsG8Q3'></ins>
              <acronym id='vsG8Q3'><em id='vsG8Q3'></em><td id='vsG8Q3'><div id='vsG8Q3'></div></td></acronym><address id='vsG8Q3'><big id='vsG8Q3'><big id='vsG8Q3'></big><legend id='vsG8Q3'></legend></big></address>

              <i id='vsG8Q3'><div id='vsG8Q3'><ins id='vsG8Q3'></ins></div></i>
              <i id='vsG8Q3'></i>
            1. <dl id='vsG8Q3'></dl>
              1. <blockquote id='vsG8Q3'><q id='vsG8Q3'><noscript id='vsG8Q3'></noscript><dt id='vsG8Q3'></dt></q></blockquote><noframes id='vsG8Q3'><i id='vsG8Q3'></i>

                华北电力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北电力大∏学 > 新闻公告 >

                平凡中的伟大——追忆老党员雷柏青老师

                2021-04-01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3月19日,我校离休干部雷柏青老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3岁。雷柏青出身贫寒,追求光明,参军入藏,无怨无悔地支援藏区建设。后转入我校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深受师生敬重。离休后,她始终牢记入党初衷,关︼心学校发展,严格要求自己,无私捐助,用行动诠释了为党奉献一生的誓言。本文特撷取雷』老生前的若干片断,展现她平凡而伟大的感人风范,垂鉴后人。

                “一位离开一线多年的老党员,有什么令人值得称颂的事迹,至今依然被人记得!”

                我校1949年入◆党的离休老党员雷柏青用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给出了答案。无论是作为十八军的一位入藏女兵,还是作为华北电力〓大学的一名普通员工,她用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行动,践行了永远跟党走的不变初心,在华电教职工中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风范。

                在这个祖国大地春意渐浓的季节里,在¤这个华电人齐心协力奔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美好梦想的奋↓进征程上,我们不幸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前辈、好老师,这是一件令人无比痛心的事。然而,雷柏青却并未走远,她的崇高品德早已与华电精神融为一体,如同歌中≡所唱“革命人∞永远年轻,它好比大松树,万古长青”一样,懿范常在,永远激励着华电人逐梦前行々。

                时刻记得入党誓言

                1928年5月,出生于四川乐山一户平民家庭的雷柏青,儿时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但她从♂没有放弃学习,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偷偷地自学马列主义著作,如饥似渴地想◥搞清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期间,她读过《大众哲学》,从革命哲学家艾思奇生动通俗的语言中,雷柏青一点点认清了现实、了解了社会,逐渐萌生和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949年,雷柏青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当年9月在四川⊙泸州解放军文教接管处工作。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工作队。在西藏≡的那些年,她响应号召,奔赴康藏公路建设前线,在冰冷的雪水中打捞石头铺设道路,与男兵一起架桥铺@路。1963年,她调入我校的前身北︽京电力学院,从此开始了与华电的不解之缘。她带头创立校幼儿园〒,利用废弃铁路的枕木制作做小板▓凳,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即便是在离休后的三十多年里,她也从未间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未忘记自己入党时的初心信念,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让所有人都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一个党员应该怎样去实践自己对党的铮铮誓言。

                工作中的雷柏青,无论是在部队保卫科还是当法庭审判员,都始终把做事公道、判决公正摆♀在前面,也因此赢得了当事人的尊敬。因为,她见不得群众利益受到不公平对待,凭着一腔为人民服务◆的挚诚与干劲,她边工作边学习,终于熟练地掌握了那些繁琐的法律条文,学会利用法律之剑去捍卫公平正义,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就像她开始接触法律时所矢志追求的那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立好公平的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雷柏青的♀一生,时刻都不忘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始终执守信念,步履坚定地去履行党员〇义务,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也使自己活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给小德★吉一个远方的家

                离休后,雷柏青常说ω :“党员从人民中来要到人民中去,我始终想为大家再多做点什么。”于是,她许下每年资助一名女大学生的承诺。她资助的第一位学生,就是1973年入学的我校第一位藏区学生——小德吉。

                当时,小德吉到遥远的内地▃求学,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很不适应在华电的生活。为了让这个来自雪域高原的新同学尽管融入华电大家庭,组织上将小德吉安排在雷老师家中过假期。作为一名曾经在西藏工作多年的老兵,雷柏青与小德▲吉心灵相通,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她解除思乡之苦,教她说好汉≡语,鼓励她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雷柏青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曾经羞涩的小德吉爱上了华电,很快适应了内地的生活,顺利完成了学业。

                说起和雷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小德吉总是充满感情地说:“虽然」我远离家乡,但雷老师家永远是我的第二个家,在那里,我感受到真实的温暖和关爱。我觉得她是一位爱党、爱国,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多年来,从学『校里的贫困生到社区中的重大疾病患儿,雷柏㊣ 青累计资助十万余元。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的她,对自己却⊙处处节俭,到医▆院看病,从不允许当医生的女儿给自己安排高档病房,更不允许用贵重药品,决不浪费一丝一毫的公共资源。

                “捐款是我作为党员的义务”

                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雷柏青捐出一份份“特殊党费”,践行着她的信念。

                去年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给所在党支部打电话,说想去给疫区人民捐款。支部书记担心她的身〓体不好,便婉言谢绝了。哪知,她却不肯放弃,再@ 次打来电话表示:“国家有难了,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怎能坐视不管?捐款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党组织一定得收,这是一个党员◣的义务!”

                雷老师的儿子◆耀辉秉承母亲意思,亲自把捐款交到支部。奇怪的是,捐款数额不是电话里告知的一千元,而是一千一百元,组织委员连忙问道:“你妈妈不是说捐一千元吗?”他笑答:“里面有我↑捐的一百元。”“那不行!你又不是党员。”耀辉听后显得有点急,连忙解ζ释道:“以我妈的名义捐的,我妈知道了会高兴的!”组织委员听了这番解释,不禁对这对母子肃然起敬,小心收起〇这份特殊的党费。

                “任何党员都不能例外”

                雷柏青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党组织的好评,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在她看来,共产党人就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已是耄耋老人,但每逢支部大会,她必定参加卐。她总是嘱咐支部※组织委员:“哪有党员不过组织生活的呢?今后,支部一定▃要通知我参会,任何党员都不能例外!”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到会议室都让儿子或离退办的人员搀扶到场。她的高度组织纪律性是在长期革▲命工作中养▼成的。有时,她实在是因病不能到会,也要通过电话向支部了解会议情况,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她还不忘发挥余热,对年轻党员传递自己的革命热情:“年轻的党员们⌒千万要记住,要爱党,要为人民奉献终身。”党性,是雷柏青身上不可磨灭的坚持,她始终将“红心向党”的口号铭记」于心,外化于形。

                爱党之心永不变

                几十载时光流转,中华大地一切都变了模样,可不变的永远是雷柏青那一颗平凡而伟大的爱党之心,这已与她的『生命水**融,不可分割。

                在临终前的最后时刻,雷柏青说话的语气仍然那么铿锵有力,丝毫看不出这个耄耋老人的心智有任何变化。她生前留下“丧事从简,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的遗言,因为她↓已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自己挚爱终生的党。

                来到雷柏青家吊唁,简朴的房间︼里没有摆设任何花篮或供品,房间狭窄,却干干净净,书籍和日常用品放置有序,一切都和她在时一样。房间里没有一件高档电器,只有她生前获得的种种荣誉证书,仍静静地躺在抽屉深①处,默默地讲述着她曾经的故事。

                干干净净地来,清清白白地走,这就是一个真正唯物主义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今天,春雨零落,仿佛在为她哭◥泣;明日,春风拂柳,仿佛要送☉她远行。雷柏青,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已镌刻在华北电力大学的史册上,写入时代的记◆忆,让我们点一炷馨香,献祭于逝者的灵前,愿她的精神如松柏并茂,与岁月同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平凡中的伟大——追忆老党员雷柏青老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