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1

  • <tr id='ErWc2t'><strong id='ErWc2t'></strong><small id='ErWc2t'></small><button id='ErWc2t'></button><li id='ErWc2t'><noscript id='ErWc2t'><big id='ErWc2t'></big><dt id='ErWc2t'></dt></noscript></li></tr><ol id='ErWc2t'><option id='ErWc2t'><table id='ErWc2t'><blockquote id='ErWc2t'><tbody id='ErWc2t'></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ErWc2t'></u><kbd id='ErWc2t'><kbd id='ErWc2t'></kbd></kbd>

    <code id='ErWc2t'><strong id='ErWc2t'></strong></code>

    <fieldset id='ErWc2t'></fieldset>
          <span id='ErWc2t'></span>

              <ins id='ErWc2t'></ins>
              <acronym id='ErWc2t'><em id='ErWc2t'></em><td id='ErWc2t'><div id='ErWc2t'></div></td></acronym><address id='ErWc2t'><big id='ErWc2t'><big id='ErWc2t'></big><legend id='ErWc2t'></legend></big></address>

              <i id='ErWc2t'><div id='ErWc2t'><ins id='ErWc2t'></ins></div></i>
              <i id='ErWc2t'></i>
            1. <dl id='ErWc2t'></dl>
              1. <blockquote id='ErWc2t'><q id='ErWc2t'><noscript id='ErWc2t'></noscript><dt id='ErWc2t'></dt></q></blockquote><noframes id='ErWc2t'><i id='ErWc2t'></i>

                华♀中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李瑾:爱是教育的基础

                2021-05-07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2月5日起,我校面向13家联合培养单位的141位新增导师进行了为期75天的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导师们结合成长经历和所感所思,就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导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撰写了心得√体会。南湖新闻网对部分导师的感想选登刊载,以飨读者。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提出“教育根植于爱”。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其根植于师德。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心灵上,都是学生有意无意观摩和模仿的示范。而教师的爱也正是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学生,它是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体现,也是学生在学业道路上内化的动力。尊重体现将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规律,欣赏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理解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分享自己感受,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等需要,与其建立有效平等的心灵沟通;关怀表现为宽容,严爱相济,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问题。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如何将爱贯穿于育人始终?我认为可以从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入手。

                一是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一方面导师应从专业与通识两方面的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专、博并重的“知识地图”;另一方面鼓励、带领学生以专业为依托,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不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在“行”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发现“知”的不足、短板,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做互进、知行合一。知与行除了知识层面的,还有素质层面的。比如心理素质,每个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谁都要面临困难和挫折,导师有责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况,做好疏导者,在给予学生必要帮助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阳光心态,提升抗挫能力。

                二是处理好术与道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个重大的区别在于,导师更多的是在学生学业上进行引导,而不是具体知识技能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研究生的重中之重。陈寅恪先生曾经说,一代有一代的新材料,有一代的新学术。因此,学术引导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导师需要对照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要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扮演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角色。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独立的品格、创新性思维、高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等,导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其养成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从而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精神和价值观,推动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活出独立人生。

                三是处理好身与心的关系。导师的职责还体现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及心理困惑方面。比如,学生在学业、科研中遇到困难时,导师需要用渊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等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通过给予良好支持,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还有经常会遇到的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导师要致力于拓展就业资源,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核心素养视角,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有本书叫《爱的教育》,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书中每一章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对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素质教育,是启蒙孩子如何为Ψ 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教育是撒播爱的种子,教育应该让爱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科学,让学生们充满阳光,充满梦想并成⊙就梦想。很荣幸我能成为一名导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生命质量也将得到提升,我愿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拥抱梦想。

                【作者简介:李瑾,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信息化与现代农业、数字农业农村等领域的研究,系我校联合培养单位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

                (本文作者系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瑾,研究生院宋丽波协助整理审核人马华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李瑾:爱是教育的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