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16

  • <tr id='1Li6Xf'><strong id='1Li6Xf'></strong><small id='1Li6Xf'></small><button id='1Li6Xf'></button><li id='1Li6Xf'><noscript id='1Li6Xf'><big id='1Li6Xf'></big><dt id='1Li6Xf'></dt></noscript></li></tr><ol id='1Li6Xf'><option id='1Li6Xf'><table id='1Li6Xf'><blockquote id='1Li6Xf'><tbody id='1Li6Xf'></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1Li6Xf'></u><kbd id='1Li6Xf'><kbd id='1Li6Xf'></kbd></kbd>

    <code id='1Li6Xf'><strong id='1Li6Xf'></strong></code>

    <fieldset id='1Li6Xf'></fieldset>
          <span id='1Li6Xf'></span>

              <ins id='1Li6Xf'></ins>
              <acronym id='1Li6Xf'><em id='1Li6Xf'></em><td id='1Li6Xf'><div id='1Li6Xf'></div></td></acronym><address id='1Li6Xf'><big id='1Li6Xf'><big id='1Li6Xf'></big><legend id='1Li6Xf'></legend></big></address>

              <i id='1Li6Xf'><div id='1Li6Xf'><ins id='1Li6Xf'></ins></div></i>
              <i id='1Li6Xf'></i>
            1. <dl id='1Li6Xf'></dl>
              1. <blockquote id='1Li6Xf'><q id='1Li6Xf'><noscript id='1Li6Xf'></noscript><dt id='1Li6Xf'></dt></q></blockquote><noframes id='1Li6Xf'><i id='1Li6Xf'></i>

                中国农业⌒ 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同心战“疫” | 叶敬忠:关怀隔离者 关心缺物者——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和倡导积极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

                2020-02-05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无论你现处何地,请多保重!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大量宅居人口心情复杂。

                此时,我或许应该建议大家利用这段时间多读书、多写文章。但是,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和积郁多日的焦躁情绪,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安下心来静心读书、专心写作呢?

                此刻,整个国家、社会、市场和个体都面临一场应急大考。在这场大考中,医学科学□ 家、医务工作者勇敢地冲在风险的最前线,普通劳动者坚守在保障国家和社会运行的第一△线。他们担当得起最高的敬仰和铭记。

                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做好学院的整体防控和每一个人的健康防◎护工作。

                与此同时,作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我们,面对疫情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社会现象,是否可以在人↑文关怀、民族精神和社会团结方面,以个人的实际行动,践】行并倡导积极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以助力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呢?虽然与前线的那些“逆行者”相比,我们的任何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也许就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在此方面,我建议大家留心观察、深入思考、发挥作用,充分展现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在国家遭遇重大考验时的风卐格和品质。就我的经历和观察,有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方面是:理解和关怀“不幸者”。

                大家应该都观察到了,自疫情得到公众广泛认知,尤其是病毒“人传人”的信息公开之后,人们对疫区武汉市或湖█北省的人员倍加谨慎。武汉“封城”之后,部分流动到省外的湖北人遭遇了各种难以言说的排斥、拒绝或歧视◥。有的找不到宾馆,有的家门口被贴上告示,有的家门被直接封堵……一夜之间,传承千⊙年的仁爱之心、守望相助的中华美德和乡村文化共同体遭遇了这场疫情的严重冲击。

                其实,这样的排斥≡与歧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湖北人或武汉人,而是因为他们是疫区人。若这些人是北京〖人、上海人、浙江人,结果也是一样的。总之,无论是哪里人,只要是不∮幸的被感染者或者是密切接触者,就可能被贴上“危险者”的标签,可能成为被排斥甚至被谴责的对象。在微信群中,每每见到讨论如何控》制被感染者的整个小区、如何躲避被感染者的区域,甚至声称连附近的道路都不能走,等等。却很少见到对被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的不幸表示理解、担心或关心,更少有考●虑他们如何购买生活用品、如何照料老人孩子,等等。

                诚然,对传染性很强的病毒疫情,对被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果断严格的隔离,对疫区武汉实施“封城”,这些都是必须采取的科学有效措施。

                然而,这种物理手段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不应该扩大化为情感隔离或言语歧视。那些被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本身已经遭遇巨大不ξ幸。对他们︾实施的是物理隔离,而不是情感隔离。他们并非“瘟神”,也不是罪人,在如此不幸的境遇下,实不该再受到言语的歧视或谴责。与物理隔离相比,言语上的歧视或谴责极易使他♂们产生心理愤怒和悲观感受,造成二次不幸,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如此严重的疫情面前,我们真的需要面对或许离你并不遥远的不幸感染者、接触者或自行★居家隔离者。但需要清楚的是,我们需要物理的隔离,更需要心灵『的凝聚、用心的理解和用情的关怀。我们可如“武汉加油”那般关心远隔千里的疫区人,但不可“离我远点”那样排斥近在身边的“不幸者”。

                疫情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疫情中的不幸者,或未来不确定性中的某种不幸者。只有这次疫情中↘的不幸者被社会赋予尊严,每个个人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幸与不幸中享受尊严。否则,这次的歧视者或谴责者,也可能成为下次的ㄨ被歧视者或被谴责者。

                第二个方面是:适量购买生活用品。

                按照㊣国家防控要求,人们现时应该少出门不聚集,出门佩戴口罩,平时勤洗手多消毒。然而,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现在口罩、酒精、消毒剂、感冒药等物品普遍缺货。即使是在北京的药店和各大超市,这几日也很难♂买到这些用品。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这些日常用品的生产能力固然很难一下子满足奇高的←需求,尤其是恰逢春节假期,很多工厂工人放假返乡,一时→难以恢复产能。但是,据我观察,造成一些物品普遍难求的现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抢货囤货的习惯。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多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无可厚非。全国14亿人也都有同样的生活必需品需求,若每个人都购买满足稍多时╲日消耗的生活必需品,就必然造成一定的供应紧张。这些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有人一下购买几十瓶消毒液,平时难见断货的方便面货架上居然也会空〒空如也,有人一下购买够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感冒药或口罩,等等。像这样遇到点事就抢货囤货,那么市场必然会在短期内出现严重的缺货现象。

                其实,若人们能够改变这种遇事就抢货囤货的习惯,适当购买☆一定数量的物品,按照中国的商品库存以及生产能力,酒精、消毒液、感冒药甚至口罩等物品的缺货现象也许不至于』如当下这般严重。或许,目前的◥缺货并非14亿人口的平均缺货,而是因为部分人不必要的抢货囤货造成的结构性缺货。也许口罩的情况更特殊一些,因为产能与目前的需求差距的确很大,普※遍性缺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不足造成。但至少对于消毒液、普通感冒类药品等很多物品来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由于抢货囤货而导致的结构性缺货现象。

                这种抢货囤货现象折射出一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心理品质。对于传染病疫情这样的↘特殊事件,这种心理品质不仅危害他人,也严重地危害自己,是∏一种极不明智的行为←。原因很简单。例如,口罩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装备,一个人戴口罩防止他人飞沫传进,与他人戴口罩防止飞沫传出,是同样重要的。倘若一些人有口Ψ 罩佩戴,另一些人没有,此时佩戴口罩的人会感觉到安全吗?显然不会。只有人人佩戴,才能真正起到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

                一副副口罩,把人人的健★康真正联结成一个只有“共赢”没有“单赢”的命运共同体。此时,人人应该关心其他人是否有口罩,有口罩的人应该更为缺↓少口罩的人而焦虑。因此,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根本不是抢货囤货,而是捐货献货。备够一定时日的应急数量,用完接着购买,这样人人都为物品的平稳消耗贡献了力量,或许也就满足了人人都有的需求。

                这是我的〓两点观察和思考。当然,这类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出现,甚至更为严重。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一定可以在更多方面以点滴行动,倡导积极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

                总之,面对严峻疫情,作为从事“软”科学的社会科学工作ζ 者,我坚信,只要发挥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和医学科技实力,当下难关一定能够度过【。面对疫情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我也坚信,积极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将能够助力国家度过难关。

                在当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太多的国人展现出了极为优秀的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精神品质,默默地创造着一幕幕令人感动◇不已、落泪不止的真实故事。我们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深思这一过程,借此分辨出应该遵守的道德和承担的责任,从而修复社会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社会团结。

                相信在经历这场重大疫情考验之后,我们不仅会健〖康相聚,而且会以更有深度的思考、更有厚度的关怀、更有高度的气节、更有风度的行为相〓聚!

                请大家记住勤洗手、戴口罩!

                 

                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叶敬忠

                2020年2月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同心战“疫” | 叶敬忠:关怀隔离者 关心缺物者——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和倡导积极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