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X3kdrj'><strong id='X3kdrj'></strong><small id='X3kdrj'></small><button id='X3kdrj'></button><li id='X3kdrj'><noscript id='X3kdrj'><big id='X3kdrj'></big><dt id='X3kdrj'></dt></noscript></li></tr><ol id='X3kdrj'><option id='X3kdrj'><table id='X3kdrj'><blockquote id='X3kdrj'><tbody id='X3kdrj'></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X3kdrj'></u><kbd id='X3kdrj'><kbd id='X3kdrj'></kbd></kbd>

    <code id='X3kdrj'><strong id='X3kdrj'></strong></code>

    <fieldset id='X3kdrj'></fieldset>
          <span id='X3kdrj'></span>

              <ins id='X3kdrj'></ins>
              <acronym id='X3kdrj'><em id='X3kdrj'></em><td id='X3kdrj'><div id='X3kdrj'></div></td></acronym><address id='X3kdrj'><big id='X3kdrj'><big id='X3kdrj'></big><legend id='X3kdrj'></legend></big></address>

              <i id='X3kdrj'><div id='X3kdrj'><ins id='X3kdrj'></ins></div></i>
              <i id='X3kdrj'></i>
            1. <dl id='X3kdrj'></dl>
              1. <blockquote id='X3kdrj'><q id='X3kdrj'><noscript id='X3kdrj'></noscript><dt id='X3kdrj'></dt></q></blockquote><noframes id='X3kdrj'><i id='X3kdrj'></i>

                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身边故事]农大的“90”后

                2021-03-18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时光流淌,汇成光阴故事。岁月无声,书写动人篇章。百年校园,沉浮了多少感人故事我说不全。但一次偶遇让我有幸记录下师道与学道——农大的“90后”。

                白发学童

                近几天,北京笼罩在严重的雾霾之中。3月15日下午,我校原副校长、农学专家92岁高龄的靳晋先生却坐不住了。他拎起包,从绿苑小区迈着老年人特有的碎步走到︻西区主楼民主党派活动室,那可足足有差不多一公里路呢。笔者在楼道巧○遇靳先生便问起:这天气,您跑这大老远干嘛来啦!“今天是施森宝讲授手机使用第一课,我上午有事没去,约了他来给我补课,否△则拉课就跟不上了。” 靳先生边走边回答着我的问话。听起来老先生的底气还不错只是有些许急促。

                话音刚落, 91岁的施森宝先生从老家属区紫苑赶到主楼,两位老先生一个是教起学生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是上起课来求知若渴。走进教室没有闲篇,支付宝怎么使用、手机网关怎么打开,二老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担心自己学习∏跟不上,1小时课补完如同吃了定心丸,虽然天色已黑,雾霾依然很严重,靳先生自己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方便,我迫切希望学会使用。”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据了解,这次《手机应用课》培训班由我校老年大学承办,3月15日-26日授课地点在紫苑,上课时间为每周一、三、五上午;家住绿苑小区的12名老师报名,今年已经92岁的靳晋先生,是培训班中年纪最大的一名学员,最小的学员也已78岁。为了保障居住绿苑小区老同志的安全,不用走很远,还要过马路。靳晋先生热心的联系∮了科学园的办公室,给老同志们上课用。大家表示既学习了√手机应用,不用发愁网上不会交流;同时老同志见见面,心情愉悦,笑称这是健康快乐手机班。

                靳先生的儿子看到笔者发的朋友圈后表示:看到自己老父亲的精神状态,非常开心。感谢学校给与老同志的关爱和支持,让身在国外的儿女们心里踏实。

                送课上门

                农业机械专家、今年91岁的施森宝先生,1956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着近七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不忘初心,从1995年退休以来,退而不休。2006-2015年在老年大学教老同志们学习计算机,举办了30期,一期15人左右,近500人接受计算机课程培训;他们的口号是向电脑要快乐,向电脑要健♂康。

                过去,智能手机一直是年轻人跟老年人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2017年开设手机使用培训班以来,已经累计开设了10期,100多人参加。很多老同志在施先生的指导下,逐渐变身“微信达人”,从过去对智能手机的陌生,到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用手机聊天、购物。

                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3月17日,在科学园一间办公室。“我们按住‘按住说话’这里,说要说的话。说话之后再放开,我们要说的话就发送过去了。”家住紫苑的施先生送课上门,耐心地指导老同志们使用微信发送语音信息。施先生和他的智能手机课堂,正在帮助老同志们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同志“潮”起来,足不出户在家办事;微信小程序,支付绑定,如何获取健康码,学网购、玩微信,他们化身“手机达人”。

                在手机班开设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老同志通过学习使用手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从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手机多功能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随感:在中国农大,像靳晋、施森宝这样虽然退休但仍继续发挥余热的老师还有很多。这些老专家积极参加学习,为乡村振兴助力,还成为广大师生追捧的“明星”,成为师生学习的身边榜样。(潘彩清 摄影)

                延伸阅读:我校老年大学是学校为适应社会老龄化、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而组建的一个涉老团体,挂靠在离退休工作处,现任校长由☆原校长江树人担任。目前,老年大学面向我校离退休老同志开设了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应用等老同志们喜闻乐见的课程,帮助老同志们“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使离退休老同志们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身边故事]农大的“90”后

                相关推荐

                标签